![]() |
---|
8月4日,廣州市衛健委發布動態公告表示,廣州成功入選15個中央財政支持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廣州衛健委指出,廣州市一直是中醫藥事業和產業發展的熱土。數據顯示,全市有三甲中醫醫院11家,中醫床位2.09萬張。同時,擁有中醫藥全國重點實驗室2個、中醫藥專業高等院校5家、中華老字號中藥企業12家和華南最大的清平中藥材市場。服務強、特色強、人才強、創新強、文化強、產業強的中醫藥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據介紹,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項目是由財政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同推動,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聚焦中醫藥技術傳承創新、中醫藥人才發展、中醫藥服務模式創新、中醫藥管理體系創新等內容,針對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研究推動實施一攬子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方便群眾看中醫的改革措施,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打造國家級示范標桿。
國家衛健委在回復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于傳統藥膳和藥食同源中藥材納入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體系的提案》時表示,有關部門持續完善特醫食品安全標準,引導和規范特醫食品生產應用。組織制定修訂《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GB 29922-2013)、《特殊醫學用途嬰兒配方食品通則》(GB25596-2025)、《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GB 29923-2023)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制定《糖尿病全營養配方食品》《炎性腸病全營養配方食品》《腫瘤全營養配方食品》等特定全營養配方食品標準。目前,我委正組織對《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通則》進行修訂,擬細化產品分類,增加新品類、新劑型,以及新的可選擇成分,支持行業創新及產品的差異化發展。
同時,國家中醫藥局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深入挖掘中醫藥典籍精髓,嚴格遵循中醫藥理論體系,推動藥食同源文化的弘揚和產業發展。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提升中藥質量促進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中藥”促進產業延鏈發展,豐富保健食品、食藥物質等產品高質量供給。推進實施《“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以保健食品、特醫食品、功能性化妝品、日化產品為重點,研發中醫藥健康產品,發展中醫藥健康服務業,豐富中醫藥健康產品供給。
昨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健康中國中醫藥健康促進主題發布會之“暑期中醫藥養生”專題發布會。會上,記者提問到中醫藥在基孔肯雅熱的防控方面展現出哪些優勢。廣東省中醫院院長張忠德對此表示,新中國成立以來,中醫藥多次參與了疫病防控救治,尤其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斗中,中西醫并肩抗疫的經歷引人注目,中醫學以其獨特的健康觀,豐富多樣的技術手段,注重維護人體自身抗病能力,注重調整人體內在的平衡,在縮短病情、緩解癥狀、降低重癥轉化率和病死率,以及后期指導病人的康復,再次向世人展示了其充滿東方智慧的疾病的防治策略和方藥。
本次基孔肯雅熱疫情,通過臨床一系列的觀察,專家組判斷它屬于“蟲咬疫病”,核心病機就是風邪襲表、濕毒蘊熱。由于正值三伏天,天氣非常的炎熱,預防時除了清除環境污水、滅蚊、截斷傳染源,平時我們還可以采用健脾消暑的藥食同源的中藥,比如我們經常用的薏苡仁、白扁豆、淡豆豉、荷葉、冬瓜等,加瘦肉去煲湯,調節身體的體能,保持免疫力的平衡。中醫治療就是以清熱化濕、疏風透邪為原則,我們辨證使用中醫藥內服和外治法,對各類人群都可以緩解關節疼痛癥狀,促進皮疹的消退,穩定的退熱,積極的促進疾病的康復,而且安全性良好。
請進入微信公眾號
IHE大健康展會
閱讀更精彩!